抗战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的红军挺进师指战员。
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反击国民党“红军捣乱抗日后方”的诬陷,调动和牵制国民党军队,缓解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压力,1934年6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七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简称抗日先遣队)。11月4日,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军第十军团。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改编为第二十师。根据中革军委的决定:闽浙赣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兼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粟裕任军区参谋长(后改任红十军团参谋长);中共闽浙赣省委、省军区和红十军团,统受中共中央在中央苏区设立的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的直接领导与指挥。
1935年1月10日,红十军团日夜兼程,开始了返回闽浙赣苏区的军事行动。为了阻挠红军的行动,蒋介石集中了近20万兵力,妄图一举扑灭红十军团。在这种形势下,方志敏、粟裕率领红十军团先头部队,于15日进至靠近闽浙赣苏区的港头一带地区。16日,军团领导决定,先头部队立即突破敌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鉴于主力部队仍在后面,方志敏决定自己留下来随军团主力行动,命粟裕率先头部队先行转移。当晚,粟裕等率先头部队,顺利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到达闽浙赣苏区的大坪、小坪、黄石田地区,等待军团主力。
在红十军团先头部队突围期间,国民党部队加紧了对红十军团主力的封锁和包围,并组成多路“搜剿”队,纵横穿插于包围圈内,将红十军团主力分割成数段。红军广大指战员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不断杀伤敌人,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只有少数人员突出重围,至1月下旬大部分壮烈牺牲,方志敏在怀玉山东麓陇首村被捕。
粟裕率领先头部队400多人突围出来后,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方志敏和大部队。但一个星期以后,等来的却是方志敏被捕的消息。